公益,從來不是一場孤單的行動,而是一種可以被彼此點燃的力量,有人認為公益需要龐大的資源,有人則覺得那是遙不可及的責任,在台灣的角落,有一些家庭仍然面臨著最基本的生活挑戰,有的孩子放學後要打工,只為了換來下一餐的飽足,有的孩子雖然渴望學習,卻因為家境困難連最基本的課外讀物與文具都無法擁有,這些遺憾,不該是童年的日常,卻成了他們生活的現實。
在偏鄉的校園裡,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們腳上那雙磨破的鞋,運動場上他們跑得很快,卻總是因為鞋底斷裂而摔倒,在回家的路上腳底滲著泥水他們卻依然笑著,悅齡和韻共融學苑的建華院長和團隊決定為他們送上一雙全新的運動鞋,當孩子們換上新鞋,在操場上自由奔跑的那一刻,不只是鞋子換新了,也讓孩子們有一顆更珍惜愛護的心。
在某些家庭裡,日子不是計劃未來,而是擔心今天能不能吃飽,送出的每一份物資都承載著愛與盼望,從整理、分類,到打包、送達,每一個步驟,都是志工們默默的付出與微笑,裝的雖然是米、油、罐頭和日用品,這些或許看起來平凡,卻能在某個家庭的餐桌上,化成溫暖的香氣與笑容,也讓單親家庭有一份妳並不孤單的安心,看見父親或母親卸下沉重的擔憂,看見孩子在打開箱子時眼中閃爍的光,我們知道這份陪伴是真實存在的。
有些長輩,獨自住在老房子裡,窗外四季更迭,卻很少有人敲門,當學苑團隊提著 物資袋走進去時,他們先是愣了一下,接著眼眶泛紅,連聲說著謝謝,對獨居長者們來說,這不只是因為食物或生活用品,而是因為有人還記得他們,在孤單的歲月裡,他們最需要的不是豐盛的饗宴,而是一個提醒他們你並不被遺忘的心意,一份物資,背後是一顆真心的牽掛,他們眼神閃過的感動,就是最真切的回應。